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 页>>新闻中心 >> 公司新闻 >> 喷喷水、过过场、嘻嘻哈”,消防演练还是表演?
喷喷水、过过场、嘻嘻哈”,消防演练还是表演?
更新时间:2013-06-07 14:56:24
“烟雾起来了,我们在四楼排队,等一二三楼跑完了我们才能跑”“消防警报响了,大家有说有笑地依次出来,然后排队领奖品——每人一瓶矿泉水”“灭火器只能部分同学用,其他人参观一下就行”……这样的消防演练,能在灾难来临时挽救人的生命吗?
日前,吉林德惠的一场大火酿成120人遇难的惨剧。人们纷纷质疑“为何消防门被锁起来?”“为什么人们消防逃生意识如此缺失?”消防教育如何形成实效,再度引起全社会的“吐槽”和思考。
网民“麦go来恋”感叹,消防演练太过形式主义,“洗洗窗户外加浇浇花,坑爹”;网民“小猪葛127”感叹:“单位组织消防演练,‘寓教’的效果明显小于‘于乐’的效果。”
人们对于消防安全和消防演练的漠视,让人担忧。有网民这样描述消防演练的现场:“一群人在楼上喊救命,然后消防车,救护车来了。然后喷点水,一群人跑出楼。楼下人看笑话。领导再讲几句就完了。”
消防演练到底有没有效果?
“消防演习如果是认真做了,对于学会在火灾中逃生还是很有帮助的。”刚刚在6月2日参加了一场消防演练的杭州市民卢畅如是说,那场演练中,她“人生中第一次使用灭火器。”“现在最起码知道了如何避烟雾、如何使用安全通道和灭火器。”
前不久也参加过消防演练的安徽池州市民阙燕燕也认为,演练非常有收获,“以前,看到着火,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用水;现在看到火情的第一反应,则是先判定火源,随后再决定采取哪种灭火方式,是否需要灭火器。”
2013年4月,上海徐汇区一幢三层居民楼的三楼起火,两名青年人和一名5岁男孩不幸身亡,但一名八旬老人按照平时消防演练的方法,携带湿毛巾后腰系绳索从三楼窗户爬出,翻入二楼窗户后顺利逃生。
既然如此,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对消防演练颇多不满?记者发现,不少参加过消防演练的群众都认为,关键在于看是看了,演也演了,但还是没入心、没学会、没实效。
贵州遵义市某小学,此前也进行了一场消防演练,不少学生现在还对一些消防逃生口诀仍非常熟悉:“不要慌,捂住口鼻,弓下腰,慢慢疏散到操场,蹲下护头。”不过,当记者问捂口鼻的湿毛巾从哪儿来时,孩子们一时接不上话。也有一些学生表示,演习时只有几个学生代表用过灭火器,其他人只现场观看并听了使用讲解。
一些群众认为,现在不少消防演练覆盖范围有限,内容也有些过于简略。如在杭州上大学的学生小蒋说,自己学校的消防演习是报名参加,“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,而且去了之后,也就是讲解一下,实际操作机会太少。演练就是在操场上点个火,然后拿个灭火器喷一下完事。”
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宣教中心主任俞弼文坦言,由于消防部门人力有限,而且开展一次消防演练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,所以仅靠消防部门“单打独斗”来提高公众的消防知识和消防自救能力,的确还存在困难。
俞弼文认为,相关责任单位和部分民众对于消防安全、消防演练的忽视,也是造成消防安全教育打折扣的重要原因。
来自江西的务工人员张福林说,工厂里只是偶尔口头上说说消防知识,“大家都很忙,没怎么太系统教育过,好不容易搞一场消防演习,很多人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,嘻嘻哈哈就过去了。”
上海消防车站中队指导员吴悦说,消防演习是保障消防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,需要每一个人的重视和参与,一些单位的消防教育和演习的确存在走过场的现象,一方面领导麻痹大意,员工也不重视,对此不以为然,往往容易酿成大祸。
“我们不能依靠灾难来推进消防教育,在涉及每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上,防范永远大于救援,平时的学习和演练指不定哪天就引领大家走上‘生命的通道’。”
更多内容:http://www.aszxf.com;电信座机:028-83119630;联系电话:13550077119;QQ: 25674343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