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信为本
诚信为本

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常识

更新时间:2020-10-20 14:20:37

  公众聚集场所通常是指宾馆、饭店、商场、集贸市场、客运车站候车室、客运码头候船厅、民用机场航站楼、体育场馆、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。其中公共娱乐场所,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下列室内场所:影剧院、录像厅、礼堂等演出、放映场所;舞厅、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;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、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;游艺、游乐场所;保龄球馆、旱冰场、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、休闲场所。

  消防隐患

  公众聚集场所人员高度密集,流动量大且周转快,再加上这些场所不同的用途和特殊的建筑设计,使其潜藏着一定程度的火灾消防隐患。

  ● 人员集中,人口流动性大,易带来流动火种,易造成重大伤亡;

  ● 用电设备如电气照明设备等多,线路复杂,着火源多,不易控制;

  ● 建筑面积大、空间相连,火灾蔓延速度快,扑救困难;

  ● 室内场所装修大量使用可燃、易燃材料,火灾负荷大;

  疏散逃生

  公众聚集场所因建筑面积、场内设施和人员密集等特殊因素影响,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。且火灾中部分伤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,选择了错误的逃生方法或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。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疏散逃生方式,提高自救能力。

  01切勿恐慌或被恐慌

 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,易导致集体恐慌,此时保持头脑冷静才是至关重要的。最好能够做到临危不乱,先观察火势,再利用避难常识决定逃生方式,最大化降低灾难损失。切记盲目跟风、乱冲乱撞,避免朝一个出口拥挤,堵塞出口;

  02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

  出入公众聚集场所时,应首先确认消防标识,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及楼梯的具体位置。出现紧急状况可迅速撤离,缩短逃生时间。逃生时,应做好简单的防烟措施避免气体中毒。

  具体操作如下: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物捂住口鼻,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小烟气的伤害。这里要注意的是,用干、湿毛巾折叠后捂住嘴鼻,干毛巾折叠16层捂住嘴鼻,可阻止90%以上的烟雾进入口腔和呼吸道,折叠8层,可消除60%左右的烟雾。试验证明,采用这一临时措施走过15米充满烟雾的走廊,可免除刺激感觉。但前提是,即使感到呼吸困难,也决不能将毛巾拿开;

  03自制器材逃生

  以商场为例,商场的物资种类全且相对集中,发生火灾后可利用的物资也比较多。比如绳索、布匹、床单、地毯、窗帘等可用来开辟逃生通道结绳自救;商场内的安全帽、摩托车头盔、工作服等,也可用来安全逃生;

  04积极寻找避难所

  在高层建筑比如酒店、餐厅等处,无路可逃时应积极寻找避难所。可至阳台、楼层平顶等待救援;若距离这些地方较远,可至厕所、保安室等处,关好门窗堵塞间隙,室内若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,以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,等待被救援。要注意的是,等待被救援过程中,被困者应不断发出呼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。

  05逃生“三不要”

  在逃生过程中,切忌不要搭乘电梯,高层不要选择跳楼逃生,若身上着火,不要惊慌奔跑,应脱掉衣服就地打滚将火压灭;

  成都蓝图消防检测公司,是从事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壹级、成都消防手续代办、成都消防检测、成都消防手续审核 、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、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的企业。公司拥有一支团结协作、素质过硬、技术一流、敢打硬仗的员工队伍,现有技术管理人员50多人、项目经理17人、技术工人130多人。工种配套,技术精干,业绩辉煌。

 

在线客服